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纹玉视界

流动的心情,流水的日子,流逝的生命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听课有感  

2012-11-19 10:05:29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听课有感

今天,在大庆一中听了山东昌乐二中两位老师的课,一节是高中语文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,一节是初一数学。对高中语文,我是荒疏的;对数学,无论初中高中,还是小学,我都是陌生的,所以,这样的学科听课,我必定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的。

可是,不知道为什么,在听着《荷塘月色》的过程中,我就涌出想要写点什么的冲动,写什么呢?理不出头绪的一种混乱的且急于表达的一种思想。

怎样写呢?很简单,乱绪抽丝,抽出来什么就是什么。

第一,昌乐二中老师的两节课上相同点是“三线合一”,这也正是我们求之难得的课堂教学境界。

“三线”即内容、要求、目标。《荷塘月色》“合作探究·品味赏析美”环节中,老师投影如下:

1.“学习内容”包括两个探究点和赏析精美句子,共三个要点,表述的文字很简约。

2.“学习要求”包括一对一讨论,组长主持跨组交流,明确小组意见,A层同学注意方法总结。

3.“学习目标”包括积极参与,讨论高效,尽最大努力解决全部问题。

以上是“合作探究”小组学习环节,这个环节结束后的展示,老师投影如下:

1. “展示内容”表格呈现任务分配,包括问题任务(对应上一环节中的学习内容)到组和黑板位置。

2.“展示要求”包括书写认真,作答规范,表达简洁准确。

3.“展示目标”展示的同学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,其他同学继续诵读,体会情真言美。

回顾我们自己的课堂,我们通常是“跑单线”,即只有“学习内容”一条线,并且我们还真很少称其为“学习内容”,我们时而叫它“学习任务”,时而也叫它“学习目标”,当然,说它是“学习要求”的时候也不是没有,或口头,或投影,有时写黑板,扔给学生几个问题:“这节课的任务是要求大家学会这些内容!”鼻子眉毛一把抓,无论怎样的表述,我们在意的都仅仅是教材中知识本身。至于学生怎么学,学到怎样程度,我们则几乎没有做过具体到用文字明文规定的要求。

再看初一数学那节课,8分钟合作探究内容下达的同时,老师还对“学习要求”做如下提示:1.围绕目标不断发问,结合题目回答问题;2.积极发言,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;3.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,用红笔及时改错;4.由小组长整理控制。“达成目标”提示分A、B、C三个层。同样的,下面的展示环节也都要求具体,目标清晰。

昌乐二中老师的课堂三股合力拧成一大股,这个大股就是学生综合能力——独立思考能力、自主学习能力、合作共进能力、发现质疑提出问题能力、快乐学习欣赏同伴能力等等。相比之下,我们的“单股知识”课堂不仅单薄乏趣,更主要的是必然低效。

第二,昌乐二中老师的课堂,出处体现并遵循规律。《荷塘月色》一文的学习过程是“初之印象”——“分析赏析”——全文示意图——文化意蕴,这样的安排既符合人们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规律,又在认知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主体与学习文本渐进、交融、深化、提升的境界,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高效。

具体地说,就是“初之印象”用荷的图片与朱自清的资料引导学生走近文本,了解文中“物”——各种形态的荷与文中“情”——作者“颇不宁静”的心。“分析赏析”环节抓美段、美句,反复引导学生品美、赏美。当学生通过那由精美的一个个修辞和一段段精彩的描写铺就的桥梁,融入到田田荷塘皎皎朗月的时候,老师用一张以“出家门”、“不宁静”开头的课文行文思路图把学生拉回到文本。这次回到完整的文本上来,学生面对的和“初之印象”时候的文本是截然不同的,前面的是一篇包含了“物与情”的一篇散文,现在面对的则是走过了欣赏过程,心灵从中获取了美的滋润后的文本。那位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学习,而是又加进“鉴赏文化意蕴”一环,无疑把学生的学习又引向一个更高的层次。

打一个比方,一个喜欢拆东西的小孩子,拆了家里的钟表,拆了玩具小汽车等等,大家都夸这个孩子好奇心强,很聪明。其实,好奇心强是对的,聪明倒未必,如果这个孩子把拆了的东西装起来,那才是聪明,如果重装后的钟表比从前走得更准时了,那就是大聪明了。

最近听课,发现一个问题,我们的老师(包括我)上课多是长于擅长分析,带领学生把一篇文章分析得细致入微,尤其的用思维导图分析课文,到下课的时候,满教室到处都是文章的残骸,文章的零件还在,人却没了。分析完,再组装起来,这个过程就是建构,分析过程的体验里就有生成,其实,这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。

昌乐二中老师的课堂上,到处呈现着师者的智慧光辉。

第三,导学案,我们很多学校都在用,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,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,可是,为什么我们的导学案起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呢?原因很简单,昌乐二中的导学案是金刚钻,是建立在对学生发展负责,为学生学习需要服务基础上的集体智慧与辛勤汗水的结晶,他们的导学案不是给学生甩卷子,不是简单的做习题。有了这个金刚钻儿,才有他们的271高效课堂,才有学生货真价实的真素质。今天听昌乐二中老师关于导学案的讲座,有一个重要的细节——“自主学习部分:减少书写量,引领学生勾画研究课本,夯实基础。”我们是以题量压学生,他们是以方法引领学生,我们是要学生学会,他们是要学生会学,我们是要知识,他们是要能力。这就是差别,如何缩小,乃至消灭差距,如何引领学生研究课本,这又是一个瓷器活儿。

对今天所听的两节课,除了上面想到的三点,其他还有很多可学之处,如教师的时间意识强可以为学生学习提神提速;小组的捆绑式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互助与自强意识;站位式讨论可以集中注意力并加快思维的运动,等等。

昌乐二中的课堂,是我向往已久的,此前,专门下载了赵丰平校长的讲座和他们老师的上课录像,每看一次,他们的激情都能给人带来感奋,而教育最是需要激情的。

今天听课真的收获很大……

2012/11/18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